末代鹹魚香 metro pop 2013/5/16 第354期
傳媒報導

注重食物安全的現代人,對於鹹魚多敬而遠之,但無論喜歡與否,不得不承認鹹魚撈飯是上一代的集體回憶,亦是廣東一帶獨有的飲食文化。近年大談保育本土文化,不妨就由認識鹹魚開始。

鹹魚風波
位於上環的合利號有近五十年歷史,是該區一帶少有獨沽一味只賣鹹魚的商店。而店舖多年來的命運,亦跟整個鹹魚業一樣大起大跌,歷盡風雨。鹹魚業先後經歷五十年代初政府修例規管鹹魚店設備;七十年代中開始漁獲下跌;八、九年代屋宇署打擊天台僭建和天台曬魚場等,但其中打擊得最重的,莫過於八十年代「鹹魚致癌」的報導,加上漁獲減少,令鹹魚業處於低谷。合利號亦不能獨善其身,老闆區生:「一整年都是『蝕住嚟賣』,幾乎破產。」

鹹魚翻身
做鹹魚的可謂「看天吃飯」,正是一個突如其來的颱風,令合利號起死回生。「約90、91年,孟加拉打大風,船全都沉沒,以致供應緊張,各買家爭相要貨,鹹魚價格回升,才令生意回復起色。」生意得以繼續,而區生亦依然喜歡吃鹹魚,一星期至少三餐鹹魚,三小一大,懶理致癌傳言:「老一輩的,吃到九十歲還在吃。那年代,誰不是鹹魚飯餵大的?」
近年多得自由行,鹹魚仍能維持一定銷量。區老闆指,不少內地人專誠買幾十條鹹魚送禮。沒有錯,香港人當草,內地人當寶。他引述客人說:「送鹹魚好過送鮑魚!」雖然如此,但工時長,加上濃烈的味道非人人能接受,令行業很難請人,而且現在愈來愈少人食鹹魚,鹹魚業的前景實不明朗,區老闆亦坦言不打算把店舖傳給兒子。但區老闆不覺可惜,如他所言:「重要的是,讓人知道,曾經有這個行業,為香港作出過貢獻便已心足。」

鹹魚拍賣
傳統上,鹹魚的買賣慣常以拍賣形式進行,行內稱之為「開盤」。入口商將鹹魚供二盤商戶(其他批發或零售商)公開競投,為增加效率,行內慣用「暗盤」形式,即由買手以密底算盤(以防其他買手看到所出價格)向賣方出價,價高者得,這比起明盤逐毫逐毫加上去的叫價方式更有效率。現時在德輔道西某些鹹魚舖仍時有開盤,場面熱鬧。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629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