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手製火龍 紮出本土文化 資深師傅傳授 延續地方習俗 星島日報 2015/09/25 保育資訊, 傳媒報導, 學校教育活動,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學生手製火龍 紮出本土文化 資深師傅傳授 延續地方習俗
星期日就是中秋節,除了吃月餅、玩燈籠外,Elsie一家人每年都會到大坑欣賞舞火龍。除了感受節日氣氛,舞火龍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值得讓子女了解這個特色習俗。早前長春社文化古迹資源中心舉行一年一度的「大坑舞火龍講座暨製作工作坊」,介紹舞火龍百年歷史及紮作技巧,亦有不少年輕人出席,他們從中認識舞火龍文化傳統之餘,亦深深感受到傳承習俗文化的重要性。
原居民齊心參與
大坑舞火龍講座暨製作工作坊是由長春社文化古迹資源中心舉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社區教育計畫」活動之一。因為大坑舞火龍與長洲太平清醮、大澳端午龍舟遊涌及香港潮人盂蘭勝會,同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舞火龍於每年中秋在大坑舉行,是香港極具代表性的地區習俗。
工作坊當日邀請到大坑舞火龍總指揮陳德輝(輝哥)主講,六、七歲便開始參與舞火龍的他,數年前更獲國家頒發「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代表他不但掌握火龍技藝及統籌能力,更是重要傳承者。
舞火龍可追溯至一八八○年,客家人聚居的大坑村出現大蟒蛇,被擊斃後屍體無故消失,村中隨即爆發瘟疫。村中父老獲菩薩報夢,只要紮作草龍並插滿香枝,於中秋節沿村中舞動並點燃爆竹,即可驅除瘟疫。村民照辦後果然成功,自此就成為大坑的習俗,於每年的中秋迎月、賞月及追月三天,即農曆八月十四至十六日舉行。
聽輝哥講,火龍由固定班底每年紮作,在長達二百二十呎的大麻繩外圍,編上大量珍珠草,再插上二萬四千支長壽香。「除了龍身,還有分別以藤架及沙田柚製作的龍頭及龍珠,需要超過三百人才可舞動巡遊於區內。」
「大坑居民都很踴躍參與舞火龍,很多更從小就參與,有些即使搬離大坑都會回來參加。」輝哥表示,小朋友可以負責舞花燈,十多歲則可以學習舞火龍,「二十五、二十六歲而且身形靈活的可負責舞龍尾及龍珠,但龍頭要二十七歲左右才夠力氣。」
雖然傳統上,火龍只限男性舞動,女生只可擔任音樂、花燈組等成員,但當日輝哥及一眾火龍師傅,帶領參加者試紮迷你火龍外,又不限男女,讓大家嘗試舉起數十斤重的龍頭,機會難得。
工作坊了解歷史
當日一班順德聯誼總會鄭裕彤中學的同學,在通識老師帶領下參加工作坊。中五級的周靄彤、何芷晴及林璟璐都對這種香港特色風俗感興趣,認識背後歷史及製作過程後,打算於中秋節邀請同學欣賞舞火龍,更感到保留傳統習俗的重要。
有份紮火龍的同學林璟璐表示,沒想過體力需求這麼大,「不過了解到火龍的製作方式,又明白背後的由來,也覺得很有趣。」他又感概香港政府可在保育方面投放更多資源,「好像粵劇、涼茶,或者其他文化遺產像太平清醮等,都很值得保留。不過香港政府側重經濟發展,令人只追求物質生活,遺忘傳統文化。」
同樣有嘗試紮火龍的何芷晴亦同Elsie講,以往中秋節會玩蠟燭或看電影慶祝,但今年就打算欣賞大坑舞火龍,「火龍插滿香枝,與一般舞龍畫面很不同。另外認識舞火龍更多之後,不覺得老土,反而作為香港人應該要了解一下地區的特色文化。」
周靄彤就覺得舞火龍屬香港特色,與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值得更多推廣,「很多人覺得傳統值得保留,未必了解習俗的意義及重要性。我們有責任去維護這些文化遺產,大眾參與活動是重要的支持方法,因為愈多人參與,就能令政府知道我們想把這些保留下來。」
親身體驗學保育
在通識專題研究舞獅的她更認為,政府對傳統文化習俗的支持不太足夠,「香港雖是國際都市,但文化藝術方面比較缺乏,我不想香港成為空虛及沒有美感的城市。」
至於帶領他們參加工作坊的通識科老師譚卓嘉,就同Elsie解釋,希望同學可以通過親身體驗,了解書本以外,傳統文化背後的人與故事。「有些同學很熟悉答題技巧,卻未必知道為甚麼要保育文化,因為考試時支持或反對的論點都可得分,但來到社區當中參與活動,可有更強烈感受之餘,能真正明白傳統文化與居民及社區的連結。」
香港仍保有不少傳統文化習俗,家長不妨多帶子女親身參與節慶活動,相信更能令他們明白當中意義及重要性。Elsie更知道,本周六、日及下周一,晚上約八時舉行的大坑舞火龍,除了輝哥帶領的團隊,於追月(九月二十八日)當晚更邀得曾飾演「狼人」的演員曉治積曼負責舞龍珠,相信氣氛會更為熱鬧。有興趣家長可到香港旅遊發展局網頁(www.discoverhongkong.com/)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