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中葉,香港陶業生產興盛。港人日常生活各個層面所需,均有本地燒製的陶具︰五加皮酒樽、鬥蟀盆、有入無出的古早錢罌、柴燒粥煲、香爐、以至尿壺、金塔等,港產陶器陪伴幾代港人成長。但隨著工業技術發展和內地市場開放的影響,香港的窯場及陶器生產便慢慢衰落。194,50年代,屯門一帶曾有十多間窯場,但全數都已經在1980年代結業,如今就只剩下青山龍窯仍保有一條完整龍窯。
青山龍窯由梁氏主理,自1940年代起便燒製與香港人生活息息相關的陶器,但最後敵不過時代,於1982年結業。青山龍窯在2014年獲評定為三級歷史建築,是鄉郊地區為香港工業時代貢獻所落下的歷史註腳。
近年鄰近地區的發展,加上疫情的影響,龍窯的復興、推廣保育工作困難重重。是次講座我們邀請到香港龍窯關注組介紹他們剛出版的《器說龍窯》,分享他們保育龍窯的故事和經驗,亦希望引起大眾對香港消失中的村落文化之關注。
日期:2022年3月13日(星期日)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講者:劉琬珊小姐(香港龍窯關注組)
直播平台:CACHe Facebook專頁 及「CACHeritage」Youtube 頻道
費用:全免
〖香港龍窯關注組〗
「香港龍窯關注組」是成立於2017年的民間組織,成員主要來自學術界、藝術界、保育界、建築界以及陶瓷業界,旨在保育及活化香港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龍窯 —— 青山龍窯。2019年和2021年,關注組分別獲得衞奕信勳爵文物信託和信言設計大使的慷慨資助,讓我們可以繼續進行龍窯的研究。關注組於2021年推出《器説龍窯》一書,記載龍窯及其出產的器物,以及在龍窯工作和生活的人與事。
〖關注組的目的〗
一、活化青山龍窯,關注其保存及保育工作
二、保存龍窯相關資料
三、推動相關的公眾參與及教育
四、讓青山龍窯成為香港的一個「Living Museum」(活的博物館)
〖劉琬珊個人簡介〗
劉琬珊為香港龍窯關注組主席,她聯同關注組的一眾成員積極行動,希望保存具歷史意義的龍窯,以及傳承香港的陶藝及陶瓷業歷史。她曾就職於私營企業超過15年,包括在位於荷蘭的飛利浦設計部門擔任營運總裁,領導超過500名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劉氏於加拿大麥基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取得美術史學位,現時為一名擁有陶藝工作室的陶人,並致力在社區推廣藝術,支持年輕藝術家,以及保存香港藝術歷史。
關於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村梭」社區文化遺產計劃 /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鄉村是研究香港歷史的關鍵、不同社區文化的根源,而村校作為盛載村民共同回憶之所,對文化傳承有重要作用。計劃將深入鄉村、穿梭社區,透過不同活動提升大眾對本地鄉村及村校文化的認識,促進城鄉共融;並致力鼓勵公眾參與,讓社會各持份者亦可投入鄉村歷史及村校文化保育,傳承鄉村獨有的故事和記憶,同時凝聚社區。
關於我們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
查詢電話 / 2291 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