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言志 歌永言—— 水上人傳統嘆歌
「嘆歌」是水上人(漁民)的羣體傳統,無論「紅事」與「白事」,都會詠唱。「紅事」上,女方會藉歌詞詠唱生父生母、兄弟姐妹跟自己的親厚關係,感激他們的恩情;「白事」上,生者會詠唱亡者的生平,表達自己悼念之情。
從小聽「嘆歌」 熟稔在心
黎帶金婆婆,今年76歲,水上人,祖籍中山,7歲跟隨家人移居澳門,15歲時來到香港筲箕灣。
從小住在艇上的黎婆婆,一直聽着外祖父、媽媽等吟唱嘆歌,所以不用特別學習,她對這一項漁民非遺文化也早已熟稔在心,「小時候,天天聽着老人家唱,怎可能學不會?所以,雖然後來有一段頗長的時間沒有特別練習,到現在我還是會記得」。
「15歲那年,我在筲箕灣的艇上打工,主要是做雜役工作,月薪大約15元。當年,油炸鬼(油條)、白粥也不過是3毫左右,尚算不錯。後來,我轉到『太平餅乾』工作,工資上漲至25元1個月。接着,大約是18歲,我轉到車衣廠工作。」
「那時,在工廠工作,四五個人一組,大家年紀相若,最喜歡唱下嘆歌,消磨時間。」嘆歌多數是「即席演唱」,因應眼前的事物、情況,當場填寫歌詞,用同一個曲調吟唱出來。而在對唱中,唱和雙方常常會用一些有趣的歌詞,互相調侃,目的就是娛人娛己。
退休後重操嘆歌
「有了小朋友後,我改為當小販,因為工作性質,我相對較少唱嘆歌了。」黎婆婆憶述。直至退休後,黎婆婆多了時間,又開始唱起嘆歌來。「我覺得退休之後,腦筋好像沒以前的好,但是唱回嘆歌之後,腦筋又好像靈活起來。」
嘆歌的流傳方式,一向是倚靠人與人的「口傳心授」,並沒有嚴格文字記載。而隨着水上人逐漸「登陸」定居,加上昔日的漁民慢慢老去,本地會唱嘆歌的人越來越少。黎婆婆指出,學習嘆歌除了需要反覆的「聆聽」與「歌唱」,還需要一點天分。她打趣的說:「我女兒就無這個天分,反而,我的孫女就有,現在她也學會了不少嘆歌。」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最大問題,往往是缺乏傳承人;而成為傳承人之前,必須先對此門技藝有一個透徹的認識。因此,如何讓技藝普及開去,使市民大眾都能接觸,這是最刻不容緩的事。
用漫畫表述嘆歌
Stella So,本地插畫師,多年來從事與非遺文化相關的插畫設計。「之前,我曾經跟香港潮屬社團總會會董胡炎鬆先生合作,繪畫了一本插畫本《盂蘭的故事》。」Stella 一向喜歡本地歷史文化,十分擅長用插畫代替文字,再現次文化項目。這次,她應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黃競聰博士之請,替《香港非遺便覽與實踐》繪畫了一系列的插畫,而其中就有黎婆婆的故事。
「這次主要畫嘆歌之中的出嫁歌,我一路聽婆婆唱、解釋,一路用筆勾勒草圖。」
Stella十分享受調研的過程,她認為瞭解越深入,越能把握對象的神韻。送嫁歌是在新娘出發到男家前唱的嘆歌,歌詞是寄語新娘飲水思源,對孃家親人要以禮相待,並勸勉她婚後要持家有道,尊敬姑翁。(讀者可以掃描下面的二維碼,觀看送嫁示範與歌詞。)
缺乏年輕生力軍
黎婆婆日復日的堅持,讓她找到一羣志同道合的長者,而她們也陸續成為她的學生,跟隨學習嘆歌。可幸的,是這項技藝後繼有人;不幸的,還是缺乏年輕生力軍。
Stella 的「漫畫嘆歌」,用一個較輕鬆的形式把傳統技藝再現出來,使它變得更平易近人。傳承,始於認識。期望這新姿態能讓嘆歌永續流傳下去。
非遺清單 概用「嘆」字
註1:「嘆歌」屬於《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第2.20項。
註2:「嘆」與「歎」字,在東漢之前,或有些微差異,但到了東漢前後,二者基本通用。本文從《首份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用字,概用「嘆」字。
註3:據《番禺文史資料第十七期.番禺民間藝術集錦》考證,嘆歌主要有三種腔調:
(1)姑妹腔,可以是一問一答的對唱形式,也可以是獨唱。
(2)擔傘調,說唱形式,表述民間故事,是具備人物、情節、故事的敘事詩。
(3)高堂歌,由民間風俗轉化而成。在婚禮或壽宴時,請長輩上座,即所謂「坐高堂」,然後由歌者以七言四句的讚禮歌詠唱。
作者簡介
葉德平博士、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會員、「歌唱夕陽天:序曲——圍名歌推廣先導計劃」研究計劃主辦人(由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資助)、坑口區鄉事委員會六十週年特刊主編。著作包括《戰鬥在香港——抗日老兵的口述故事》、《圍城苦戰——保衛香港十八天》、《古樹發奇香——消失中的香港客家非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