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波裡的香港- 香港颱風歷史圖片展〉以舊照及藏品,回顧了香港十九世紀末以來受颱風吹襲的實況,亦帶出了香港天文台的成立、與百多年來的發展。我們有幸邀請到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帶領大家到尖沙咀總部實地考察。
Read More...
〈風波裡的香港- 香港颱風歷史圖片展〉以舊照及藏品,回顧了香港十九世紀末以來受颱風吹襲的實況,亦帶出了香港天文台的成立、與百多年來的發展。我們有幸邀請到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帶領大家到尖沙咀總部實地考察。
Read More...
風波裡的香港 – 香港颱風歷史圖片展 Hong Kong in the Storm – Hong Kong Typhoon Historical Photo Exhibition 專題展覽, 活動回顧
香港曾受過不少颱風吹襲,颱風過後城市滿目瘡痍,死傷枕藉。昔日香港作為漁鄉與貿易港,颱風來襲,嚴重打擊漁民與商家的生計。一八七四年的「甲戌風災」,重創香港的經濟,風暴潮令沿海地區被洪水淹蓋,房屋損毀嚴重,貨倉水浸,多艘遠洋船及漁船沉沒,死亡人數更達二千餘人。颱風令殖民政府意識到天氣預警的重要性,促成天文台的成立,為往後颱風襲港前早作預報,讓市民能盡早防範,各出其謀,減少損失。此後,香港政府在每次颱風過後均會檢討防風機制,並不斷改善城市建設,以有效抵禦風暴。
香港的高度城市化把生活和大自然拉遠,令現代人忽視自然災害所帶來的影響。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搜集香港史上重要颱風的資料,並邀請天文台台長岑智明先生與一眾收藏家借出過百張珍貴歷史圖片及藏品舉辦展覽,展示昔日颱風肆虐香港的情況,讓我們重新反思現今城市生活與自然災害的關係。
Read More...
近年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應用盛行,數碼攝影進一步普及,紀錄與展示身邊事物變得極為便捷。「巷里傳承:營造西營盤 – 錄像傳承工作坊」旨在鼓勵學員結合新舊概念拍攝社區,紀錄區內的文化和歷史,積極推廣保育香港的社區文化遺產。歡迎報名參加,一同研習以新時代科技,留住漸被遺忘的人和事。
Read More...
專題:《戰前在香港的東洋妓女》講座 — “唐行”、”望鄉”、”千歲花壇”…
講者: 海濱導賞會會員、資深博物館導賞員,日本文化協會導師、侯清儀 先生
日期: 2014年 3月22日 星期六
時間: 14:30 – 16:30
地點: 紅磡黃埔花園,黃埔廣場(原蔡瀾食坊)後座;香港互勵會 鄭裕彤敬老中心
費用:全免 (只限透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報名之參加者)
人數: 25人
Read More...
CACHe 將舉辦「古蹟私塾 – 晚清至民國時期之香港課程」,邀請學者向公眾講授香港歷史知識,透過課堂從歷史認識香港,回應社會,積極推廣香港的社區文化遺產。歡迎對香港歷史有興趣的您報名申請。
Read More...
由於網上報名系統出現技術問題,未能處理報名申請。2014年3月最新活動的報名時間將改為2月13日(星期四)上午十一時。 所有曾於2月12日使用網上報名之人士,請於2月13日重新報名。 不便之處,敬請原諒。如有查詢,請電2291 0238。
Read More...

在旗袍上的花鈕具有點睛之效。花鈕的圖案色彩斑斕,千變萬化的形狀精美生動更有吉祥之預意,是傳統中國服飾中不可缺少的一環。
花鈕的製作基本上是將銅線黏在綑條布上,然後用鉗子屈成不同形狀,有需要時會加入棉花。今次負責工作坊的師傅蒲明華女士有三十多年製作花鈕的經驗,以靈巧的手技製作花鈕,為各大旗袍商供應花鈕。這次工作坊大家除了可近距離欣賞師傅的手藝更可學習編織基本的花鈕以及寓言吉祥的「中國結」。
Read More...
刻石的拓印由來已久,迄今說法不一,難以定論。一般的說法,認為拓印術始於東漢熹平年間。現存最早的拓印品,是在敦煌石室中保存下來的公元六世紀的遺物「溫泉銘」。
通常人們所說的拓印,指的是在石碑上拓印碑文,實際上,拓印並非專指碑拓。人們在傳拓碑文的啟示下,又把需要拓印複製的文字刻在木板上,製成印版,然後再在印版上進行拓印。這種方法,與雕版印刷頗為近似。不同之處在於,碑刻文字是凹下的陰文,雕版印刷的 360;版是凸起的陽文,複製下來的拓片,,一是黑底白字,一是白底黑字。
這個工作坊展現的方法既簡單又便易。只要把一張宣纸敷在石碑(拓印品)上面,將它弄濕,再加上一張玉扣纸,用刷子輕輕敲打,使紙入字口,待紙張乾燥後用裝有絲棉絮做成的「塔包」蘸墨,既輕力又均勻地拍刷,使墨塗勻紙上,然後把紙揭下來,一張黑底白字的拓片就複製完成了。
每逄新店開張、大時大節,色彩斑斕的大花牌總會出現在大廈外牆,為城市增添幾分熱鬧氣氛。每個花牌都是製作師傅的精心傑作,內裡充滿傳統藝術及民間智慧。時至今天,打印技術及建築格局取代了傳統花牌製作,花牌營造的喜慶氛圍在香港買少見少,間中才在舊區出現。
擁有超過20年製作花牌經驗的黃師傅將會與參加者一同製作迷你花牌,既可學習傳統手藝,亦可製造獨一無二的迷你花牌以作留念,送禮自奉皆宜!讓我們一起承傳花牌製作的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