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梭茶果嶺】村梭四山—打石外的茶果嶺、鯉魚門
專題展覽, 資源庫

雖然四山當時打石業的發展最繁榮,但是打石之外,四山還有許多其他面貌值得細味。

茶果嶺與鯉魚門皆有一座天后宮,雖然兩者背後有着不同的故事,但據說其位置設計甚有關連。

位於茶果嶺天后宮,又稱茜草灣天后宮,於清朝道光年間 (1821-1850年)由官府所興建 [1]。 其原址位於茜草灣及茶果嶺交界的「糍粑山」山腳一處 [2],是清廷船艦所停泊的地方 [3]。 據說「糍粑山」的選址與風水有關係,位置跟鯉魚門的天后宮和青衣山頭連成一條橫跨九龍半島、紅磡等的直線,此風水格局的開端便是兩座天后宮 [4]。 在建成初期,天后宮並不只是一個供村民供奉的廟宇,更擔當着四山頭人相議地的角色。1840年間,四山頭人常聚於天后宮中的會議堂召開會議,商討四山的大小事宜 [5]。

鯉魚門天后宮則是早建於乾隆18年(1753年),在1953年重修時發現的碑記中寫有「天后宮,鄭連昌立廟,日後子孫管業,乾隆十八年春立。[6]」 由此可見,起初天后宮是由盤踞一帶的海盜鄭連昌所建,鄭連昌是鄭成功的部將鄭建之孫。據說當年的鄭建趕不及隨鄭成功退至台灣,便率領部眾一同進入廣東,以茶果嶺、鯉魚門一帶作為據點。據安縣誌記載,鄭連昌成為海盜,是欲反清復明。後來其子孫鄭一等人亦繼承跟隨鄭連昌部眾,成為海盜 [7]。 因此,鯉魚門天后宮不只用以供奉天后保海盜行船平安,更是作為哨站之用。天后宮建於山腳海濱處,鄭連昌眾海盜手下駐守,監視往來船隻,防範官兵。[8]

除天后廟外,茶果嶺的「合義龍」龍舟隊曾經的輝煌亦值得一提。「合義龍」屬於茶果嶺鄉民聯誼會,於1958年由陳有師傅製造 [9]。 在1970、80年代,茶果嶺「合義龍」屢次在全港各地舉行的賽事中奪得輝煌成績,尤其在油麻地避風塘龍舟競渡中數次奪冠。以往,茶果嶺每逢舊歷五月初四都會邀請其他隊伍在茶果嶺對出海域進行比賽,與「合義龍」作一場友誼匯演 [10]。 時至今日,「合義龍」已多年不再參賽,龍舟因每次下水使用吊機而日漸損壞。加上後來陳有師傅退休,重製龍舟要花貴巨額,划船村民又逐一搬離而退役 [11]。 現在「合義龍」被擺放在茶果嶺鄉公所街坊值理會一旁空地,供村民與途人欣賞。

 

 

 

同樣記錄下一段重要歷史的鯉魚門魔鬼山,細訴的則是香港的殖民史。魔鬼山,又稱炮台山,是18世紀殖民地政府海事防務的重地之一。海防設備的建造源於1898年英國與中國簽訂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當時魔鬼山已被選定為其中一個用以海防的地方 [12]。 山上設有一座碉堡和兩個炮台,分別是歌賦炮台及砵甸乍炮台 [13]。 兩者和對岸的鯉魚門西炮台呈並峙的狀態,嚴守中間的海域,甚具軍事價值 [14]。 魔鬼山碉堡據堡內石碑所寫,是由殖民地政府的皇家工程兵團於1914年建成,用作指揮山上的兩個炮台 [15]。 山上曾設有軍營,由印籍的拉吉普營駐守。直至1939年,歌賦炮台上的大炮被撤走,砵甸乍炮台上的大炮亦於1937至1941年間移往博加拉炮台 [16]。 終在日佔前夕,1941年12月13日凌晨,英軍撤離魔鬼山。魔鬼山的海防歷史亦就此終結。[17]

 

[1]《城中鄉.茶果嶺》。
[2]《觀塘廟宇實錄》。
[3]《觀塘風物誌》。
[4]《觀塘風物誌》。
[5] 四山分區委員會(1981),《四山分區新春嘉年華會特刊》。
[6]《觀塘廟宇實錄》。
[7] 四山分區委員會(1981),《四山分區新春嘉年華會特刊》。
[8]《觀塘風物誌》。
[9] 四山分區委員會(1981),《四山分區新春嘉年華會特刊》。
[10] 四山分區委員會(1981),《四山分區新春嘉年華會特刊》。
[11]《城中鄉.茶果嶺》。
[12]《觀塘風物誌》。
[13]《香港在英治時期的海防歷史:鯉魚門的防禦工事》。
[14] 四山分區委員會(1981),《四山分區新春嘉年華會特刊》。
[15]《香港在英治時期的海防歷史:鯉魚門的防禦工事》。
[16]《香港在英治時期的海防歷史:鯉魚門的防禦工事》。
[17] 救世軍耆才拓展計劃觀塘中心(2008),《官塘深度行》。

主頁

四山打石業

打石外的茶果嶺、鯉魚門

打石外的茜草灣、牛頭角

關於香港賽馬會社區資助計劃──「村梭」社區文化遺產計劃 /

本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鄉村是研究香港歷史的關鍵、不同社區文化的根源,而村校作為盛載村民共同回憶之所,對文化傳承有重要作用。計劃將深入鄉村、穿梭社區,透過不同活動提升大眾對本地鄉村及村校文化的認識,促進城鄉共融;並致力鼓勵公眾參與,讓社會各持份者亦可投入鄉村歷史及村校文化保育,傳承鄉村獨有的故事和記憶,同時凝聚社區。

關於我們 /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於2005年成立,一直積極舉辦古蹟保育活動。我們將繼續秉承宗旨,推廣香港歷史文化,建立知識交流平台,鼓勵大眾參與社區文化遺產保育,建立社區身份認同。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386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