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古佬】港英唔想依賴東江水 曾計劃建水塘淹沒屯元天(2020年6月28日 《蘋果日報》)
傳媒報導

夏天為大地帶來雨水,但當遇上旱災,乾涸的水塘便會帶來煩惱。港古佬黃競聰夥拍《水展》策展人Grace陳穎欣,一連兩集細說香港的水歷史,希望提醒大家:全城缺水的末日先兆,似乎比想像中要接近。

五十、六十年代香港人口爆發,食水需求急升,殖民地政府在1964年與廣東省簽署東江水協議,不過一直打算令香港實現「自主供水」。為了減少對東江水或者對共產黨的依賴,港府開始研究兩項大計:一是海水化淡,二是興建超大型水塘。

海水化淡太貴 全球首個海上水塘上線了

當年歐美的海水化淡技術仍然高昂,而且全球海水化淡總產水量也不及香港的耗水量,惟有擱置化淡計劃。

不過本地已沒有多少山谷盆地可以興建水塘,因此港府開全球先例,破天荒興建「海上水塘」。1962年,港府拍板把船灣海改建成為比維多利亞港更大的船灣淡水湖,是為全球首個海灣水塘,使用最新的築堤壩技術令海水不會滲漏。萬宜水庫則在1971年通過興建,1978年落成,至今仍然是全港容量最大的水塘。

研屯元天變荒山樹林 其他水塘計劃點解唔得?

其餘的大型水塘計劃也投入研究,例如「西北供水計劃」研究在卧龍潭附近、新界西堆填區以南的山谷興建稔灣水塘,並在今日天水圍新市鎮的位置興建后海灣水塘。兩個水塘都需要一大片未開發的郊野作為集水區,基本上覆蓋現在大半個屯元天。如果兩個水塘真的落成,現在的大西北便是個巨型郊野公園。

不過,大西北有不少原居民在此世代居住,不容易安置。政府又曾打算在粉嶺八鄉興建水塘,都遇上收地困難。眾多水塘計劃一拖再拖,拖到1979年後便陸續擱置。1979年正是麥理浩訪京會見鄧小平的一年,有指可能因為麥理浩認為英國無法再長期管治香港,所以就此放棄香港供水自主計劃,並加碼向廣東省購買東江水。

自主供水不是夢?

曾經,依靠開發水塘,香港有過自主供水的機會。今日,機會又來了。海水化淡技術成熟,成本壓低至與東江水差不多,供水自主不再是夢。

不過「水即政治」,以任何形式達成「自主」會否違國策國法呢?今日全球氣候極端,各國爭奪水資源,各地湧現缺水危機,被迫偏向依賴單一水源的香港又能否獨善其身呢?隨時被天災人禍「閂水喉」,假若全城水荒突然掩殺而至,香港人又準備好了嗎?
李小龍的一句Be water,有為大家帶來甚麼啟發嗎?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4,032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