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資源庫, 非遺通勝


「社會實踐」是指個人透過進行及參與某些儀式或習俗以確認個人成長及追求身份認同的過程。香港各個社區皆有傳統風俗和節慶神誕舉行,透過參與這些儀式和活動,居民可以藉以建立社區網絡,融入社區,成為社區的一份子。

新界部份鄉村會於農曆正月為過去一年出世的男丁「點燈」,圖為沙田小瀝源村(清單編號:3.5.8)的點燈儀式,標誌他們成為鄉村的一份子。

節慶活動為居民提供建立社區網絡的場所,圖為西區常豐里土地誕(清單編號:3.8.7)的「金榜提名」,祈求神明庇佑。

太平清醮/打醮(清單編號:3.42)

太平清醮是傳統宗教儀式,目的是潔淨社區、答謝神明庇護之恩,祈求闔境平安。過程中除了上香拜神外,更會使用大型傳統紮作,亦有神功戲和舞獅酬神。香港不同社區也會舉行太平清醮,如每年有廣泛傳媒報導的長洲太平清醮。但不是每個社區也會像長洲每年打醮一次,如太埔的泰亨太平清醮每五年舉行一次﹑粉嶺圍太平清醮則每十年舉行一次﹑西貢的井欄樹安龍清醮更是每三十年才舉行一次。

每次打醮皆能促進社區居民團結,圖為長洲太平清醮(清單編號:3.42.8)籌備過程中參與者合力拉起包山架(長洲太平清醮於 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並非每個太平清醮皆逐年舉行,如西貢井欄樹安龍清醮(清單編號:3.42.3)則每三十年舉行一次,下次將會於2041年舉行。

端午節(清單編號:3.23)

端午節是東亞地區的傳統節日,部份社區會乘著這一天進行祈福儀式。大家每年從電視畫面所看到的龍舟競渡(清單編號:3.23.4)便屬於其中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大澳則有扒艇行、鮮魚行和合心堂三個漁業行會舉行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清單編號:3.23.1),由龍舟拖著載有神像的小艇巡遊各水道,以祈求水陸平安。

每年端午節,香港不同社區也會舉行龍舟競渡,讓各龍舟隊伍一較高下

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期間,龍舟於棚屋旁的水道間巡遊,形成全港獨一無二的景觀(大澳端午龍舟遊涌於 2011年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了解更多/

甚麼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類別一.口頭傳統和表現形式,包括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媒介的語言

類別二.表演藝術

類別三.社會實踐、儀式、節慶活動

類別四.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類別五.傳統手工藝

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

 

香港地理位置及歷史背景特殊,多元文化得以保留和發展。除了有形的文化遺產,無形的文化遺產如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及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都反映了本土特色與歷史文化,令社區更有凝聚力,是香港社會的重要文化資產。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清單於2014年6月公布,共收錄480 個項目,當中不乏具生活氣息、仍然充滿活力的技藝與習慣;同時亦有不少文化瑰寶正逐漸在公眾視線中消失。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的「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以香港首份非遺清單項目為主題,推行一系列推廣教育活動,旨在連結學術界、非遺傳承者及大眾,建立交流平台,介紹並推廣本港的非遺項目。透過認識、欣賞、參與,大眾可以為非遺注入活力,以實踐為保育,掌握及承傳文化精髓,生生不息。同時透過非遺項目,對本土的歷史風俗文化有更入深認識,建立身份認同。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4,024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