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道時艱 銘記制水點滴 星島日報 2015/08/12
傳媒報導, 尋找社區歷史回憶

 

百姓道時艱 銘記制水點滴

歌神許冠傑在《制水歌》MV中的忘我演出叫人難忘——從開初浸浴,其後淋浴、浸水盆、用毛巾沾水抹身,到最後坐在碼頭邊用海水沖身……情景的推進反映大眾如何因應制水而逐步調節生活,更演示了省水方法的極致與可能。新作《點滴皆辛苦——六十年代香港制水故事》,邀請十三位過來人娓娓道說他們的故事,收集各家各戶的不同經歷,為這段難忘歷史拼湊出更為立體的面貌。

文:潘曉彤
圖:星島圖片庫、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新聞處、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口述難忘歷史

在缺乏湖泊與河流等天然水資源的城市環境裏,在尚未輸入東江水之前,香港只靠水塘儲存雨水作食用。然而上世紀六十年代,本港人口急速膨脹,即使多個水塘陸續施工仍難解燃眉之急,加上遇上嚴重乾旱,政府實施並逐步升級制水措施,最嚴峻時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時。由於普遍家居還沒有自來水供應,於是街上便出現一條條提 各式水桶浩浩蕩蕩排隊輪水的人龍,這亦成為大家以後唱起《獅子山下》 ——「既是同舟\在獅子山下且共濟」一句時,腦海一致浮現的畫面。
「做資料搜集時,我發現坊間有關這段歷史大部分都只是簡明的『幾天供水幾小時』等描述, 鮮有對市民生活的深刻描繪。透過口述歷史,可讓大家更實在地了解到當年香港人如何在這些限制下克服困難。」「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CACHe)」註冊社工邵琬欣(Cyndi,左圖)是《點滴皆辛苦——六十年代香港制水故事》的編輯,與另一位作者一同採訪了十三位於不同家庭環境下成長的人,傾聽他們當年苦樂參半的制水故事,結集成書。
「他們居住環境不同,受制水措施影響的程度也不同。新界居民可能一向都從井口打水,政府是否制水對他們影響不大;而家裏有自來水供應的人,限水初期只要在供水時段扭開水喉,把家裏的容器統統裝滿,不必特地往街上跑。」缺水生活困難,讓人流下不少辛酸汗水,然而Cyndi記得大部分人憶述往事時,臉上卻掛 笑容,「這班長者當年才十來歲,真正為生活憂慮的可能是家裏的大人,小孩倒覺得輪水可到街上跟朋友玩,算是樂事!」

省水有妙法

面對極有限的用水,生活仍要繼續,書中記述了眾人在這段經歷中如何為食水施展渾身解數。普通人一天工作十二小時的薪金約四元,而水車賣一加侖水收費一元,普羅市民生活本已捉襟見肘,當然寧願在公共街喉前排數小時取水,逼不得已時才向有剩餘食水的鄰居買水。「水是頭等大事,為了提水,可以請假不上學不上班……」容浩生回想起當時六年級的他替家裏取水時的情況,「下午四時開始供水,若你三時才提水桶出門,往樓下一瞥,嘩!蜿蜒的水桶陣已經排到了不知多少個街口……當時好多人中午十二時就已開始排隊了。」
除了街喉,市民也想盡辦法開拓其他水源,當年鄭炳泉雖然只有八歲,回憶卻如所取的普慶坊山水一般澄明,他記得那裏山水水流很大,足夠供整個太平山區居民使用,而且乾淨得可直接飲用,「有好多街坊都會去那兒提水,從別區來的也有。」 另外,許多建築工地也會無私地免費排水,卻不保證地盤所開掘水井裏的是否淡水,即使井水因靠海而帶鹹,在水荒的情勢下,市民只好將就使用。
開源以外,也要節流。當年主婦自是持家有道,有人會在洗菜時多撒點鹽,讓菜蟲浮上水面,為求少沖一次水,而洗菜的鹽水亦會重用來擦窗;有人同一擔清水先洗菜,再洗魚,飯後再用來洗碗碟,可說是為了省水各師各法。而為了省卻來回挑水的工夫,許多婦女會直接把衣服帶到街喉前的水泥地上,用街喉刷洗。這些在艱難處境中愈見美麗的女性,往往更狠狠把秀髮剪成一頭清爽短髮(家中女兒們的長髮當然亦無可幸免),以減省洗髮用水,而當年人們洗澡也大多是隨便濕濕頭、用毛巾沾水擦擦身。

轉危為機

在實施制水的年頭,忙於為生活奔波的同時,也有人情急生智,提供便人利己的服務,在亂況中闖出生機,一些特別的行業應運而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提水儲水,容量大又便攜的水桶必不可少。書中記述,荃灣柴灣角等地蓬勃的工業發展為大眾帶來了不少儲水用具,區內多家染布廠會把染料膠桶改裝成水桶售出,部分更附上膠桶蓋,方便儲水。另外,更有人收集各式各樣的桶加工——先從雜貨鋪買來食油罐,清空、鋸去頂部並把鋒利的接口磨平,再用四方木穿過,搥打固定成手抽,「水桶二次製造業」如是興起,當年深水 南昌街、新界荒地充斥 這類鐵桶加工廠。
擔水需要體力,也造就了另一些「商機」,不少婦女當年會藉替人擔水謀生,幫補家計。書中引述家中曾僱用客家婦女擔水的麥炳雲所言,這些身體健壯又吃苦耐勞的「擔水婆」會流動到不同地區,上門詢問是否需要買水,就如今天回收電器的叫賣者。
新興行業因應時勢冒起,固有行業要在外在環境的限制下調節經營模式。當年於上海理髮店男賓部學師的嚴希敏,憶述平日如何為名紳提供一站式的五星級修髮整儀服務時,也不禁慨歎制水對行業帶來的衝擊——停止供應讓顧客抹手的熱毛巾,剪髮過程中盡量減少過水次數,更會在嚴峻情況下,與同行協議輪流公休,在互利情況下應付用水不足的問題。書中另一位受訪者鄭炳泉的父親碰巧也是剪髮師傅,他從父親口中得知制水導致生意大跌逾兩成,卻暗暗為父親臨危應變的才智大感佩服,「聰明的父親開拓了『上門理髮服務』,提着工具箱,走上東華醫院給病人理髮,總算幫補些開銷。」

 

導賞員訓練課程

上述出版實為保育社區文化遺產計畫的一部分,書中受訪者全為CACHe舉辦天文台歷史古 導賞員訓練課程的學員,中心本年接續舉辦《香港仔鴨脷洲歷史文化導賞員訓練課程(2015至2016)》,訓練市民成為南區文化導賞員,了解香港仔及鴨脷洲地區發展歷史、街道趣談及填海狀況,透過口述歷史分享,認識漁民生活、宗教信仰及風俗等,增強參加者與社區的連繫,並帶領學校及公眾導賞團,藉此向公眾推廣保育社區文化遺產,截止報名日期為8月25日(二)。
查詢:cache.org.hk/blog/train_the_trainer6
《點滴皆辛苦——六十年代香港制水故事》
作者:邵琬欣、謝穎琳
出版社: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
今日館

Share via email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

*

* Copy this password:

* Type or paste password here:

53,386 Spam Comments Blocked so far by Spam Free Wordpress